和平区提升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功能
和平区提升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功能



和平区拥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5.6%,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1184人,约占老年人口1.6%。近年来,为满足老年人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区政府先后直接投入6000多万元,建起了9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31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基本已达到了“五室一校”“四室一课”的配置要求和服务功能。但从运行情况看,各个中心发挥老年文体活动功能较好,而发挥日间照料这一核心功能还不够充分。
区民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平区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财政补贴力度,给予每个开展日间照料服务的中心每月1万元的资金补贴,公开向有资质、有能力、有爱心的养老机构等社会组织进行招标,与街道或社区签订协议,承担中心的养老服务运营工作。同时,和平区还拓展虚拟养老院覆盖范围,打造以专业养老机构为中心,辐射周边,覆盖全区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养老机构专业养老护理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医疗保健、心理关爱、配餐送餐等服务。为此,和平区还专门制定了有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服务对象、服务收费、服务项目、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措施、服务标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建立健全了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等系列制度与规定,把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成老百姓能接受、住得进、住得起、住得安心、住得舒心、子女放心的“民心工程”。
按照老年人的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和平区把五大道街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作为日间照料体系化养老服务试点,引进和平区第二劲松护养院和劲松助老福祉中心参与运营,实现了中心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探索了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形式;推动了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专业化的发展;实现了日间照料、托老所服务、养老院养老一体化托底服务。
和平区整合现有的呼叫服务系统、家政服务机构、物业服务单位、便利店等资源,积极推广“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夜间有人陪伴、日间有人照料”,“老年人互助养老”和“近邻助高龄,志愿助老人”,实行“菜单供应,私人订制”服务的做法,打造了以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开拓了一条“政府搭建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志愿者参与”的养老服务新路径。
和平区新闻中心编辑 孙祥礼
声明:本文转自和平政务网,未能查找到权利人联系信息,如有侵权或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